秋粮收购全面展开,市场购销活跃

【/h/】从国家粮食局获悉,目前我国秋粮收购正如火如荼。截至10月31日,主产区企业共收购秋粮2163万吨,比去年同期增加95万吨。其中中晚稻1026万吨,粳稻304万吨,玉米807万吨,大豆26万吨。

国家粮食局粮食储备司司长秦表示,与规模开放初期相比,目前的秋粮收购呈现出三大变化。首先,农民出售粮食的热情增加了。以现在的市场价卖粮,种植收入更好,越来越多的农民开始卖粮套现,东北等主要产区的玉米、水稻、大豆也开始增多。二是市场购买价格稳定。今年以来,受疫情和灾情影响,国内主要粮食品种价格有不同程度上涨,但仍在合理范围内。随着市场上粮食来源的增加,最近市场价格逐渐稳定,部分品种有所下降。第三,买卖非常活跃。今年以来,市场主体的风险意识不断增强,加工企业主动增持库存,储备足够的原材料,贸易商和经纪人积极收粮,市场购销相对活跃。

秦介绍,近年来,我国粮食生产实现丰收,种植结构不断调整优化,优质品种数量增加,粮食安全形势持续改善。从库存来看,我国粮食库存处于历史高位,小麦、大米等口粮可以满足一年以上的消费需求。同时,库存结构进一步优化,企业商品库存同比增长20%以上。此外,农民储存的粮食数量也有所增加。储备方面,政府储备粮体系健全,库存规模可观。只有地方储备才能满足生产区3个月、销售区6个月、产销平衡区4.5个月以上的市场供应;品种结构合理,口粮比例超过70%,兼顾玉米等饲料粮;区域布局的安排适合调节和应急需要。在进口方面,全球粮食供应继续宽松,价格处于低位。目前,疫情尚未对国际食品贸易供应链和物流链造成实质性影响。今年以来,玉米和高粱等替代品的进口增加更多,有效调节了国内的余缺。

秦透露,国家粮食局将继续灵活安排政策性粮食投放,合理把握政府储备吞吐节奏,继续深化粮食产销合作,确保粮食有序跨区域流通,加强粮食流通监督检查,严厉查处各类违法违规行为, 统筹做好秋粮收购、供应保障和市场稳定工作,确保农民“卖粮”,保障市场粮食来源。

(记者陈辰,维利)

发布时间:2020-11-07 16: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