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将至,月饼热卖。然而,近年来,月饼“过度包装”的现象仍然存在,这往往导致不必要的浪费。以作者节前买的一个月饼为例。包装内外共8层,涉及纸张、金属、塑料等材料。月饼净重只占总重量的34%。
【/h/】每年月饼黄金销售季,厂家在包装上互相竞争,在奢侈品上拼尽全力,月饼价格普遍上涨,让普通消费者望而却步。季节性食品的过度包装不仅将成本转移给消费者,还带来许多不必要的环境污染和资源浪费。一场节日盛宴结束,消费者吃完月饼后,大量残留的“精美包装”立刻变成了垃圾,给环境带来了严重污染。
在这些包装的早期生产中消耗的能量和材料具有资源和环境成本。变成垃圾后,即使塑料、纸张等一些包装材料可以回收利用,大部分其他包装材料仍会变成垃圾,被焚烧或掩埋,处理过程对土壤、河流、地下水造成的碳排放或污染也不容忽视。可以说这种生产消费方式是不可持续的。
【/h/】针对月饼市场的过度包装现象,近年来我国很多地方开展了多项专项监管行动,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是,单靠各种月饼的专项整治行动,可能不足以根治月饼过度包装的混乱局面。为了使月饼“返璞归真”,促进整个社会形成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生产生活方式,也应该从标准制定的角度进行根本性的改变。
【/h/】在这方面,月饼的国家标准和标准化包装的相关国家标准是有希望的。现行的月饼国家标准(GB/T19855-2015)取代了原2005版(简称“旧国标”),取消了旧国标中“包装成本不得超过月饼出厂价格的25%”的规定,但要求月饼生产经营单位按照“限制商品——食品、化妆品过度包装”的要求合理包装月饼。
【/h/】近五年来,一些机构不断对中秋月饼的包装进行市场调研,将消费者明显感觉包装过度的月饼送去检验。遗憾的是,即使目测近10层月饼包装,检查结果往往是“不超过3层包装”。同样,从媒体报道中可以发现,各地月饼专项整治行动的检查结果中“过度包装”的情况非常少。
【/h/】那么,为什么常识和测试结果差别这么大呢?这和计算方法有关。虽然国家标准规定“包装层数在3层以下”,但也规定与产品直接接触的初始包装视为0层,完全包装产品的初始包装记录为1层。这样,比如托盘、塑料袋等。,都算在0楼;同样,最外层的包,铁盒等。不算。所以,人们凭直觉认为过度包装的月饼是达标的,也就不足为奇了。
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是我国的基本国策。我国民法典确立了绿色原则,明确将“有利于节约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界定为民事活动中必须遵循的基本义务。今年9月1日生效的《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明确规定,生产者和经营者应当遵守限制商品过度包装、避免过度包装的强制性标准。标准作为经济活动和社会发展的技术支撑,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基本制度,在促进生态文明和绿色发展方面具有巨大潜力。希望相关国家标准能与时俱进,及时修订。在修订过程中,将改变过去完全由厂商和行业利益代表组织起草的局面,充分引入公众和社会组织的参与,赋予公共利益代表监督的责任。
(作者:北京大学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习近平研究所生态文明研究中心副主任周金凤)
发布时间:2020-09-30 2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