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作|搜狐健康
作者
编辑|袁岳
有一种疾病是病人不知道的,不是这一领域专家的医生也不太了解。当他们第一次被诊断和治疗时,将近2/3的病人已经处于晚期。当中老年人患有腰肌劳损、骨质疏松、贫血、蛋白尿、反复感染等症状时,他们往往选择骨科和肾内科进行治疗。但事实上,它们的病因可能在血液学上。
近日,北京大学人民医院血液学研究所所长、血液学专家黄晓君教授和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北京大学血液学研究所所长金鹿博士提醒老年患者和接诊医生警惕多发性骨髓瘤。如果患者反复出现腰痛,经一般治疗无效,并伴有贫血加重,应及时到血液科检查。
多发性骨髓瘤是我国第二常见的血液恶性肿瘤,约占常见血液恶性肿瘤的10%,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甚至危及患者的生命。随着我国人口的老龄化和疾病诊断能力的逐步提高,患者数量将进一步增加。
黄晓君说,多发性骨髓瘤是源于浆细胞的恶性肿瘤,最常见于中老年人。多发性骨髓瘤病程进展缓慢,发病隐匿,患者早期无症状,后期可出现疼痛。腰部是最常见的疼痛部位,其次是胸部肋骨和四肢。临床上,“螃蟹”一词常用来描述症状:丙型血是高钙血症;r为肾功能不全,患者出现蛋白尿和肌酐升高;一是贫血,血红蛋白低,患者会有面色苍白、疲劳和虚弱;b是病人有骨痛和轻微骨折,在轻微外力作用下会发生。
金鹿指出,如果出现下列表现,需要保持警惕:
1.原因不明的骨痛和与年龄不符的骨质疏松症。金鹿的一个病人在拉冰箱门时骨折了。另一个病人被地上的一块鹅卵石绊倒,摔断了骨头。这种病理性骨折必须引起重视。此外,还有与年龄不匹配的骨质疏松症:例如,30多岁的人在拍电影时患有严重的骨质疏松症。
贫血。贫血更容易早期发现。症状是头晕、疲劳、面色苍白和食欲不振。
3.肾功能不全它表现为尿中泡沫增多,这是尿蛋白增多的结果。
4.血液检测结果异常。例如,当检查生物化学时,如果你看到高总蛋白和低白蛋白,你应该警惕。
5.出现长期反复和无法控制的感染症状。
金鹿提醒中老年人应该注意自己的身体状况。出现上述原因不明的表现时,应尽快到血液科,通过血尿检查、骨髓穿刺活检及其他相关检查做出明确诊断。
多发性骨髓瘤可以治愈吗?
金鹿说,在过去的10年里,基于对浆细胞的生物学特性和微环境的不断深入了解,用于治疗骨髓瘤的新药不断涌现,患者的存活率不断提高。
目前,治疗骨髓瘤的药物主要包括八大类:蛋白酶体抑制剂(硼替佐米、伊萨佐米、卡非佐米)、免疫调节剂(沙利度胺、来那度胺、培马多胺)、烷化剂(马凡、环磷酰胺、苯达莫司汀)、单克隆抗体(CD38单克隆抗体、达累托单抗、莫202、抗BCMA GSK2857916和BiTEs单克隆抗体、抗SLAM-7 Elotuzumab单克隆抗体、抗PD1/PDL1单克隆抗体)、组蛋白去乙酰化酶
根据黄晓君的说法,在进行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之前,骨髓瘤仍然被认为是不可治愈的,这可以治愈大约20%的患者。然而,由于药物的快速发展和联合用药的不断发现,临床上实际上发现约20%的患者在约20年内不会复发。
十多年前,中国的骨髓瘤患者平均存活时间约为4年。根据最新数据,中国骨髓瘤患者的平均生存时间已经翻了一番,达到7-8年,而发达国家骨髓瘤患者的平均生存时间可以达到10年左右。
黄晓君乐观地说,“从目前学科发展水平来看,五年后的治疗可能会有新的变化。”
发布时间:2020-03-18 10: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