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雨养生重祛湿,一粥一饭祛疲乏

节气“谷雨”的到来表明寒冷的春天已经过去,此后气温将缓慢上升。大自然已经准备好进入夏天。在“谷雨”节后,降雨将比以前更频繁,并且空空气的湿度将增加。这时,如果人们穿得太薄,或杨琪不足而不宜头发竖起,很容易导致潮湿疲惫和疲劳。这也是我们通常所说的“春天的困倦”。

此时,除了保证每天的睡眠以避免因睡眠不足而造成的白天困倦外,还应注意饮食中添加刺激性和分散性的食物,以及适量的具有轻度渗透和利尿作用的食物,以利燥湿、健脾和防止春季困倦。针对这两种情况,下面介绍两种简单易行的药膳,帮助大家丰富餐桌,缓解春季嗜睡症状,同时起到祛湿健脾的作用。

涪陵粥

成分:茯苓15克,粳米50克

制作方法:将茯苓磨成粉末,与粳米一起煮成粥,趁热食用,一天1-2次。

配方溶液:配方中的茯苓味甘、味淡、味淡,具有健脾利湿的功效。此外,茯苓作为一种温和的中药材,属于药食同源的药材,具有利水不伤正常的特点,无论症状是寒还是热都可以使用。抛光圆粒大米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常见的成分。口感甘甜,性平,具有补中益气、健脾和胃的功效。两者可以一起煮成粥,可以祛湿、健脾和胃。

用法说明:米饭煮成粥后,很容易增加餐后血糖,所以这种药膳不适合糖尿病人。如果你想吃这种药膳,请记得合理地混合配料,以丰富食物的种类。或者咨询中医医院的营养医生,按照医生的建议去吃。

成分:红豆30克,薏苡仁30克,粳米30克

制作方法:将红豆和薏苡仁洗净,预先浸泡3小时,然后与粳米一起放入蒸锅蒸成米,作为主食食用。

配方溶液:红小豆味甘,性滑,具有利尿消肿、清热解毒的功效。然而,薏苡仁味道甘甜,性质温和,具有利尿、除湿、健脾和消肿的功效。粳米还有补中益气、健脾和胃的作用。三者结合可起到健脾化湿、利水消肿的作用。

用法说明:与上述茯苓粥相比,红豆薏米中加入了红豆和薏米。烹饪方法改为蒸煮,减少了淀粉的糊化反应,降低了对餐后血糖的影响。与普通白米相比,富含红豆和薏苡仁的膳食纤维、维生素和矿物质,还能帮助减缓餐后血糖升高,补充微量元素。因此,与茯苓粥相比,这种药膳更适合糖尿病患者在春雨里食用。然而,同样重要的是要注意,在吃药膳时,仍然需要考虑整个膳食的膳食搭配和食物类型,以便更好地控制稳定的血糖。

发布时间:2020-04-19 1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