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人民日报卫生客户端记者孔天骄
编辑|健康时报
“氢吸收疗法”被列入新的牙冠诊断和治疗计划的第7版,但记者发现“氢吸收疗法”引起了争议。3月3日,国家卫生委员会发布了《新型冠状病毒诊断与治疗方案(试行7版)》。在治疗部分,除了一般氧气治疗措施外,还增加了“如果条件允许,可以使用氢和氧混合吸入气体(H2/氧气:66.6%/33.3%)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截图新型冠状病毒诊疗方案截图
用氢和氧治疗疾病并不奇怪。氢对人类健康的影响可以追溯到1975年。根据发表在《科学》杂志上的一篇论文,在8个大气压下连续呼吸97.5%的氢气14天可以有效地治疗动物皮肤恶性肿瘤,并且据信这种作用是通过抗氧化作用获得的。
此外,在2001年,法国潜水员还证明了呼吸8个大气压的高压氢气也可以治疗由曼氏血吸虫感染引起的肝脏炎症反应,首次证明了氢气具有抗炎作用。然而,上述研究并未引起广泛关注,主要是因为高压氢难以用作一般的临床治疗。
直到2007年,日本医科大学的Akio Ota教授成功地用2%的氢气治疗动物的脑缺血,并在《自然医学》杂志上发表,“氢气疗法”最终引起了全世界的关注。因此,2007年被认为是“氢医学”的第一年。从那以后,氢生物学研究开始兴起。美国、日本和中国是目前研究氢药物最具生物效应的国家,每个国家都有几十个研究机构参与。2014年3月,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氢分子生物医学专业委员会也宣布成立。
然而,“氢药物”在世界范围内仍处于基础和临床研究阶段。使用氢来治疗疾病仍然应该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进行,不应该随便使用。
“比如那些日常用于氢气球中的氢气,就不建议用来治病”。日本潓美株式会社会长林信涌曾对健康时报记者表示,正常供人体吸入的气体,必须经毒理及生物相容等安全测试合格方可使用。即使用水电解可以产生氢气,如果相关设备零件采用非医疗级的,亦会存在风险。
发布时间:2020-03-07 10:44